在经济发展的浪潮中,银行业始终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。展望 2025 年,银行业宛如一艘航行在复杂海域的巨轮,既面临着波涛汹涌的挑战,也蕴藏着乘风破浪的机遇,而稳健的舵盘与创新的帆翼,将是其行稳致远的关键。
踏入 2025 年,金融市场的目光纷纷聚焦于人民币汇率走势,它宛如一位神秘的 “信使”,在开年之际传递出诸多影响深远的关键信息,为全球经济参与者指引着新一年的方向。
在全球经济格局持续演变、国内发展步入关键转型期的 2025 年,中国金融领域迎来了一套精心布局的新战略蓝图,其核心是以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为笔,绘就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、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壮丽画卷。
2025年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会议1月3日-4日召开。会议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、二十届二中、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,总结2024年工作,分析当前形势,部署2025年工作。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、行长潘功胜出席会议并讲话,朱鹤新、曲吉山、宣昌能、陆磊、陶玲出席会议。
随着全球经济形势的变化和跨境贸易的日益频繁,国家外汇管理局在2024年12月推出了一系列针对银行外汇业务的改革措施,旨在提高外汇展业的效率与安全性。这些改革不仅包括政策的调整,还有配套法规的出台,为银行外汇业务的发展提供了更加清晰的方向和规范。
随着2025年元旦的过去,A股市场即将迎来一波银行分红潮。根据最新数据显示,超20家上市银行将于1月份实施中期现金分红,预计总金额超过2000亿元。这一举措不仅为投资者带来了丰厚的“红包”,也反映了银行业稳定的盈利能力和良好的股东回报政策。
11月份,债券市场共发行各类债券72045.5亿元。国债发行8784.3亿元,地方政府债券发行13141.1亿元,金融债券发行11109.4亿元,公司信用类债券1发行13497.0亿元,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发行120.6亿元,同业存单发行25001.1亿元。
近期,美国银行对市场形势的分析引发了广泛关注,其对2024年及未来一段时期内美股市场的展望,尤其是关于崩盘风险的警告,值得投资者深思。在经历了连续两年超过20%的增长后,标普500指数的预期市盈率已突破25,标志着市场可能面临的高估值风险。
近日,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《中国金融稳定报告(2024)》为我国金融体系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,强调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性,并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政策思路。这份报告不仅回顾了我国宏观经济和金融市场的运行情况,还展望了未来金融系统在统筹发展与安全方面的战略。
2024年12月30日,中国人民银行对上海东亚期货有限公司开出了一张重磅罚单,罚没总金额高达4464万元。这一处罚不仅是对该公司违规行为的严厉警告,更是对整个期货市场合规性的重要提醒。
12月27日,证监会发布了五项重要的金融行业标准,涵盖了期货经纪合同、信息系统备份能力、数据模型、数字身份技术以及区域性股权市场编码等多个领域。这些标准自公布之日起施行,旨在进一步推动金融行业信息化、数字化的建设,提升行业科技监管水平。这一系列举措标志着中国证券期货市场在加强金融监管的同时,也在加速数字化转型与科技治理的步伐。
近日,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《中国金融稳定报告(2024)》。报告认为,2023年,面对异常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,我国有效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、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、统筹发展和安全,圆满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,经济总体恢复向好,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,安全发展基础巩固夯实。国内生产总值(GDP)超过126万亿元,同比增长5.2%,就业形势总体稳定,国际收支保持基本平衡,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稳定,金融体系总体稳健运行。